关注儿童成长,分享家庭教育、升学教育、育儿早教经验分享心得体会
01周末去朋友家玩,在她家待了一个下午。朋友有一个五岁半的儿子,很皮,不停地跳来跳去,一会扮蝙蝠侠,一会扮变形金刚,一会又把积木撒得到处都是,一会又冲过来缠她妈妈一起玩游戏,总之乱得一团糟。朋友阻止数次未果,在孩子再次冲过来的时候,她一把拉住了孩子,大声地训斥道:“你没看到有客人吗?消停一会行不行?”小朋友正在兴头上,被阻拦后,立刻不高兴了,怒气冲冲地走回房间,“砰”的一声关上了门。朋友一脸无奈地说:“这孩子脾气大得吓人,一句也说不得,说了就发脾气,简直像个小霸王。”朋友话音刚落,她儿子又从房间里冲出来,走到她面前,怒目而视:“妈妈,我好想拿刀杀了你!”我大吃一惊,一个五岁的小朋友,竟然说出如此凶
跟闺蜜一起喝下午茶。聊着聊着,说到了她12岁的儿子。前段时间,她家儿子总是问她要零花钱。一开始她也没放在心上,儿子问,她就给了。毕竟10几岁的孩子了,有点零花钱也是正常的。可是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。她儿子天天问她要钱,也没见他买什么。有次,她很凶地训儿子:你怎么跟讨债鬼似的,天天向我要钱?不给了。从那天起,儿子很少问她要零花钱了。有次整理房间,她无意间看到儿子的日记本。好奇心的驱使,她翻开了日记本。孩子在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好多小心思原来前段时间,儿子一直在攒钱,想给爸爸买一件生日礼物。再过一个月,爸爸的生日就到了。从小,孩子他爸就对孩子很冷漠,孩子基本都是由妈妈一手带大的。他们父子间的交流特别少。儿子想用送礼物的方式,让爸爸对他多一点关爱。而妈妈在没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前,就开始责备孩子。却不知,原
现在的育儿,不再是单纯的吃好喝好这么简单了!作为80后,我们深知原声家庭对自己的影响,所以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,我们随时反思,我们知道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,不是给他挣钱,而是陪伴他成长,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能越俎代庖,也不能袖手旁观。但是,道理大家都很清楚,却依然做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,原因究竟是啥?一、来看看我表姐我有一个表姐,生活乐无边,老公能挣钱,在家全职带娃,真的是全职带娃!事无巨细的!小外甥的衣食住行用,全都是我表姐给安排妥妥的。但是,(你猜到了,转折来了)我外甥越大越不听话,顶着干!斗嘴,简直是太正常的一件事情了,有一次,居然闹着离家出走。。。我表姐就问:特么老娘到底错哪了!二、失败的教育,原来。。。我深深知道,小外甥变成这样,全都“归功于&rdq
朋友曾经是流着泪跟我讲述她这段经历的。小时候父母工作在外地,把她寄养在奶奶那里。奶奶对她特别不好,可是她还是会在每次妈妈打电话时告诉妈妈自己很好,寄人篱下,加上奶奶不可撼动的“威严”,小小年纪的她便学会了早早的懂事。学着看奶奶的脸色行事,奶奶不高兴时特别恐慌,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,就更勤快地做家务想讨奶奶开心;奶奶高兴了她也乐呵呵地陪着笑,尽管也不明白为什么。她后来似哭似笑地说:我感觉自己就像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中的松子,为赢得父亲的笑,扮了一整个童年的“小丑”。 朋友的故事也是现在很多“讨好型”小孩的真实写照:-敏感、胆小、自卑、过分乖巧-善于观察大人的脸色,被大人的情绪所控制-没有主见,做事只为获得
你知道吗?一个孩子性格的好坏,直接取决于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模式。孩子从来不会独自长大,他们的成长是个“有样学样”的过程。父母之间的关系,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,也就是说,父母之间如何对待彼此,孩子就学着如何跟别人相处。那么,什么样的夫妻关系,才能养出性格招人喜欢的孩子呢?下面,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种类型的夫妻关系,以及对应孩子的性格,大家可以对照自查一下哦。01爸妈恩爱:孩子性格健康开朗父母恩爱、相敬如宾,传达给孩子的最直观感受就是:爸爸爱妈妈,他们都爱我!在这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,内心具有很强的安全感,因为他们从不担心父母会离开、家庭会破裂。内心具有安全感的孩子,不但非常自信,而且性格更积极乐观。而且,由于父母关系很好,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,
蔡元培先生在《中国人的修养》一书中说到: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,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!众所周知,孩子从小的教育决定未来,而孩子的教育又和父母脱不了干系,那如何才能把最好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呢?很多父母认为,我把孩子送去辅导班了,钢琴、画画、舞蹈、英语,一个不落,从小背唐诗宋词;成绩一定要好,将来考入名牌大学,这样我的教育就是成功的。恰恰相反,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,你这不叫家庭教育,而是叫升学教育。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注重孩子的人格培养。请输入图片描述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,一点小事就想不开想自杀,没有梦想,没有危机意识,没有共享意识,即便孩子名列前茅,上名牌大学,又能怎么样?现在,最应该改变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念。优秀家庭的教育是什么?是让孩子有很好的修养,有坚韧的性格。请输入图片描述第一
要说哪个年龄阶段的小孩最乖巧可爱?襁褓中的小宝带起来太吃力,2—4岁的不太懂事,只可爱但不乖巧;7--10岁的太顽皮,分分钟可以让大人火山爆发。5—7岁的孩子貌似是最乖巧可爱的,他们褪去了幼稚,时而古灵精怪,时而乖巧懂事。他们这个时候也正处要告别幼儿园迈向小学生涯的时候,那么这就会牵扯到一个问题,有的孩子五岁多就找关系进了小学,有的孩子因为出生日期得进七岁才能入读小学。这样的话同班同学有的相差一岁多,就拿婴儿来说,相差几个月的区别都是非常大的,相差一岁的学龄小童区别当然也是有的,就比如说有的孩子在5岁多多很多问题都是懵懵懂懂,但到了6岁多,7岁,对他们来说就是小儿科了。 【比同龄孩子多一年快乐时光】我见过很多父母因为孩子出生在9月后或者年末而焦虑的,有的甚至
1我有个非常随和开朗的朋友,她婆婆帮她带小孩,婆媳相处还算天下太平,她只是偶尔会跟我吐槽:有时觉得婆婆的脑回路难以理解。比如,她给孩子买的新玩具汽车,第二天孩子要玩的时候找不到了,婆婆小声跟她说:“我藏在床底下了,嘘,别让孩子知道。”我朋友是家中独女,从小家境不错顺风顺水,因此对人情世故略有迟钝,她完全不能理解婆婆的行为。我说,老人的思路可能跟很多人家里的长辈一样:怕新玩具玩坏了可惜,先把旧的给孩子玩。“可是玩具买来了、拆开了,孩子也很爱玩,为什么就非要藏起来呢?”她仍然觉得难以理解。请输入图片描述就像她明明买了很多新童装,婆婆却总是给孩子穿她从别家淘来的旧衣服,等到第二年新衣服快穿不下了才舍得拿出来,于是孩子的衣服总是非旧即小;餐桌上,婆婆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