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儿童成长,分享家庭教育、升学教育、育儿早教经验分享心得体会
鼓励孩子自立——《如何说孩子才会听,怎么听孩子才肯说》(四)
我们的目标是想让孩子成长,可是在遇到孩子不会的时候,大部分人家长却既管不住的嘴,也管不住自己的手:“来,妈妈帮你倒水”,“来,爸爸帮你系鞋带”,这种事情简直数不胜数。
可是在孩子有能力学习时候,他们除了有点感谢外,更多感觉的是自己没能力、没有价值,非常怨恨、挫败和生气。
事实上,话太多、手太长也剥夺了孩子的自立和成长。
以下是6个鼓励孩子自立的技巧。
鼓励孩子自立的一些建议
1、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身体
避免经常性地帮孩子捋头发、板直肩膀、摘掉线头、卷起裙边、整理衣领等动作,孩子们会觉得这些动作是对他们身体的侵犯。
2、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
家长干涉太多、太细,孩子往往会不耐烦,如“妈——”、“爸——”,这意思是:“别烦我了,这是我的事”
3、不管孩子多小,要尽量避免当面议论他们
经常有家长当着别人面议论自己的孩子:“我们家宝宝有点害羞”、“我们家宝宝老不喜欢吃青菜”。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父母的私有财产。
4、让别人去问有关孩子的问题
在有人当面问孩子的事,如“你家孩子很愿意去上学吗?”家长不应直接回答,而是告诉对方,“这个问题我们请孩子自己来回答!”
5、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“没准备好”
孩子有时很想去做某件事,但是还没做好思想准备,或者身体还没准备好。如她想学游泳,但有点害怕水,“不用担心,当你准备好了,就可以下水玩了”。
6、谨防说太多的“不”
很多时候父母用生硬的“不”挫伤了孩子的热情,孩子会感觉这是对自己的攻击,他们会尽可能来反抗,他们会尖叫、发怒、骂人、不开心,他们质问父母:“为什么不能?……你真讨厌……我恨你”
孩子的自信心在其刚出生时就开始萌芽了。当他咿咿呀呀跟你说话、伸出双手求拥抱、弄出各种动静求关注时,他的自信心就在发展了。父母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很可能会误伤这颗嫩芽,所以我们做父母的更要学习,要陪伴孩子长大。
孩子不能自立,多半是父母失职。家长只有端正教育思想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,才能让孩子成为独立自强、身心健康的人。
动物会在孩子长大后把它们从身边赶走,逼迫孩子学会独自生存的能力。这种行为貌似残忍,实则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做法。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,有多少家长能狠下心这样做?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百般呵护,是“爱”孩子还是“害”孩子?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自立能力差?所以我们发现孩子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,我们先要看家长自己,做的对不对?
有句话说得很好,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。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,那肯定要找原件来修订,所以原件们,让我们一起在孩子面前放下所谓的父母架子,跟孩子做到平和相处,相信爱教导爱的力量,一起跟孩子温暖成长。
来源:微童年教育(更多育儿、儿童教育咨询可加老师微信:weitongn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61wei.com/post/1708.html
本文标签:家长课堂
关注微信公众号:weitongnian,12小时儿科主任在线为您解答育儿生病难题,高级教师给您解答家庭教育问题
微信/QQ:1127157338
加入【微童年】QQ群:72599821
微童年教育:为您提供最新有效的培养教育方法和具体生活事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