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儿童成长,分享家庭教育、升学教育、育儿早教经验分享心得体会
微童年教育:女孩是妈妈的影子,女孩会跟着妈妈学做女人。所以,妈妈要不断修炼自己,让自已更具女性魅力,并把女性的柔美传染给女儿。
“男性阳刚,女性柔美”向来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标准。男性需要体现稳健、庄重、力量的阳刚之美,女性应该带有温柔、贤淑、灵秀之美。一个善良的女孩子,如果再拥有了柔美的女性气质,一定是女孩中的极品。托尔斯泰 说过: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,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。这其中的“可爱”指的就是女性的柔美气质。
可是,自从“超级女声”李宇春和周笔畅火爆以来,大陆开始流行起中性风。很多女孩子从穿着打扮开始追求男孩子的硬朗帅气,在性格上也模仿男孩子的刚硬、勇敢、豪爽。什么样的性别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个性和外观,这就是 “性别”意识。最近,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,在《环球时报》 上发表文章指出,现在社会上有个不好的现象,即阴柔之气上升,阳刚之气下降。这样的观点引来网友的争论,虽然有很多人不太认同这个观点,但是女孩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。
不只是外形上,有些女孩在行为上也向男孩靠拢。据调查,8一12岁的女孩子好多是出名的假小子,她们会像男孩那样爬树、比赛骑车速度、比登高等冒险运动。
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,小时候是个调皮的女孩。有一次她逃学,她的母亲没有像其他人的母亲一样大惊小怪地打骂女儿,也没有认为她大逆不道,而是温和地同她商量要不要去上学,要她自己做出选择。母亲的性格和教育方式给小文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在母亲的影响下,秦文君开始写作,她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是母亲。每回秦文君一写完稿就会立刻把稿子送到母亲手中,而母亲总会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,又细致地校对好,誊抄清楚,再附上一纸密密麻麻写满了意见的字条,送回到文君的手上。秦文君作品的成功,母亲功不可没。母亲和风细雨的教育方式和温柔、娴推的性格更是影响了秦文君。
在女孩的成长过程中,母亲的角色是最重要的。如果母亲是强悍、刚硬的,女孩就极大可能受到母亲的暗示,长大之后成为和母亲一样的女人;如果母亲是温柔贤淑的,她的女儿极有可能也是一位淑女。因为母亲潜移默化的暗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。
做了母亲,秦文君依然保持了柔美的外表和柔美的内心。她给女儿买了一对小鸭子,女儿喜欢得不得了。母女俩一起为鸭子取了可爱的名字,并按时喂食。冬天来了,鸭子冻僵了,秦文君和女儿一起悉心地救护鸭子,用温和的热水袋温暖它们。后来,一只鸭子死了,另一只被救活了。她们就一心一意把活着的鸭子养得又肥又大。城市里不能养鸭子了,秦文君还特意花了一天时间,陪着女儿转了好几辆车,在郊区找到一条小河,把鸭子放生了。
女儿是妈妈的影子,女儿跟着妈妈学做女人。妈妈修炼自己的女性特质,就会把女性的柔美传染给女儿,妈妈的教育方式和性格特点也会潜移默化地“遗传”给女儿。
不管妈妈是否意识到,女儿都会把最熟悉的妈妈当做自己的模仿对象。女儿与妈妈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,从一点点细节上感受到妈妈传递给她的关于自我认识、如何做女人、性情柔美等方面的内容。
如果妈妈对生活充满抱怨,抱怨爸爸太懒,抱怨孩子不听话,抱怨事业不顺,抱怨同事虚伪……那么,女孩也会受到暗示影响,同样地抱怨老师,抱怨学校,长大就会成为一个“怨妇”。因此,妈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外表和内心, 让自己心中装满爱,身上散发着柔美的女性气质,这样,我们就会成为很好的 “教材”。
暗示教育课堂
妈妈是女儿的榜样,妈妈修炼好自己的女性气质,女儿就会在妈妈的榜样暗示下,逐渐形成柔美的女性特质。
妈妈无意间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女儿。朋友和女儿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。
毛毛最近咪眼晴,朋友发现她这个毛病有一阵子了。有一天.忍不住问她:“毛,你怎么最近总是眯眼睛呀。”
“妈妈,眯眼晴不是很漂亮吗?”毛毛说。
“眯眼睛漂亮吗?谁告诉你的?”我很疑惑。
“你呀,妈妈你就一直眯眼睛。”毛毛回答。
朋友想起来了。因为怕眼镜影响美观,就索性不戴,可是,二百多度的近视看起东西来很模糊,就眯起眼睛看。毛毛在学朋友的样子。
从此,朋友戴上了眼镜,非常谨镇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我们要用女性柔美的一面影响女孩,给她们积极的心理暗示,就要注意从一些细节上修炼自己。
在谈吐上修炼。我们说话一定要讲究文明礼仪,善于使用敬语。说话声音温和悦耳,有理有节。
在举止上修炼。我们的一举一动一定要优雅得体,走路挺直腰身,待人接物讲究礼仪。
在着装上修炼。我们的着装一定要体现女性特点,得体大方,搭配得当,适当化妆,注意整体的美感,要显得优雅从容。
从内心修炼。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心、善良宽容之心、责任心和同情心。
我们要从仪容举止方面,重要的是从性格品质方面不断修炼自己。女孩时刻接受我们的榜样暗示,就一定可以培养出柔美的女性气质。
主持人杨澜说过:有很多父母都认为我们在教孩子做什么,其实我们自己是最好的榜样。实际上孩子教会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,这是父母应该知道的。如果你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,你也没有权利,没有能力教孩子做另外一种人。
有何疑问可留言或关注微信公众号:weitongnian,咨询
来源:微童年教育(更多育儿、儿童教育咨询可加老师微信:weitongn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61wei.com/post/286.html
本文标签:暗示教育
关注微信公众号:weitongnian,12小时儿科主任在线为您解答育儿生病难题,高级教师给您解答家庭教育问题
微信/QQ:1127157338
加入【微童年】QQ群:72599821
微童年教育:为您提供最新有效的培养教育方法和具体生活事例。